小本創業賣凍粑,日營業額達千元
小本創業賣凍粑,日營業額達千元----“這是啥子?多少錢一個?”“給我來10個紅糖味的,加熱……”雖然到了晚上10點過后,周佳俊的小店卻門庭若市,僅經營了半年時間,他便嘗到了小本創業的甜頭。小伙辭職后小本創業賣凍粑 日營業額達千元
周佳俊,23歲,四川省眉山丹棱人。他說丹棱是個地地道道的文化城,文化風俗源遠流長,美食讓人垂涎三尺,比較出名的小吃是丹棱凍粑。2010年,他來到遂寧就讀于四川職業技術學院,他發現遂寧人有一大特點就是愛吃,于是他決心將自己家鄉的特產引進遂寧,跟大家一同分享。
工作對口卻“不合口”
小伙萌生辭職創業打算
2010年,周佳俊剛入大學,選擇了金融保險專業。他當時的想法就是:金融專業對自己以后創業有幫助。周佳俊的家庭不算富裕,父親在工廠上班,母親在鄉下種果樹,因此大學期間周佳俊拼命賺錢,做過各種兼職。
小本創業賣凍粑,日營業額達千元---大學畢業后,周佳俊在遂寧一家金融公司當現貨投資咨詢員。“現貨全稱電子現貨,是通過網絡平臺實現投資的一種投資方式。在這家公司上班,的確算是專業對口。每天為客戶做咨詢服務,工資2500元左右。”周佳俊說,雖然這還算是一份較穩定的工作,但他覺得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。
因為周佳俊一直想自己創業,“與其這樣上班,不如趁年輕去闖一闖,大干一場。”周佳俊說,這份工作與自己的專業對口,卻不合口,于是2014年初便果斷辭職。周佳俊的父親透露:“看到兒子在公司上班期間每天精神緊繃,感覺他的情緒也不好。當他提出辭職創業的想法時,我們是雙手贊成的。”
替美食“牽紅線”
引進家鄉特產凍粑
在這個城市里穿梭,匆忙也好,悠閑也罷,周佳俊已深深地愛上了這里,尤其是這里的小火鍋,香辣入口。他發現家鄉丹棱還沒有這樣的地道小火鍋,于是他便有了把遂寧火鍋帶回丹棱的想法。大二暑假期間,他回到丹棱時卻發現小火鍋市場已被人搶先引進。
小本創業賣凍粑,日營業額達千元---雖然遂寧的火鍋引進了家鄉,那能不能把丹棱特產引進遂寧呢?周佳俊茅塞頓開,一提到丹棱特產他首先想到的是嗩吶,然后便是凍粑。于是他便開始規劃起了新的創業藍圖,當遂寧和丹棱美食的“紅娘”。
2014年2月,周佳俊帶著“丹棱凍粑夢”分別在眉山、成都和遂寧3個地方一邊進行詳細考察,一邊跟隨著凍粑師傅學習。在遂寧開店為什么在成都考察呢?周佳俊說:“我發現丹棱凍粑在成都已經發展得很好,幾乎普遍到了區縣。而遂寧離成都這么近卻還沒引進凍粑,這更加堅定了我的創業決心。”通過對遂寧大街小巷的“踩點”,尋找店鋪,2014年9月,周佳俊的“丹棱凍粑”店在遂寧老二中附近正式掛牌營業。
在創業中積累經驗
“丹棱凍粑”終獲認可
“丹棱凍粑”店開業后,周佳俊的父母也前來幫助他,一起打理生意。“其實開店并不容易,前期找店鋪的那段時間更是困難,我花了將近3個月的時間,比較終才確定了下來。”周佳俊說,店雖然開起來了,但事事總不如人意,開業前幾天還行,后來生意就相當清淡。面對持續蕭條的經營狀況,周佳俊感受到了壓力。
小本創業賣凍粑,日營業額達千元---“經營了一段時間,我發現那個位置其實是個‘假口岸’,人流量多但有需求的顧客卻很少。”10月中旬,考慮到老城區人流量密集以及租金便宜,2015年1月14日,周佳俊將“丹棱凍粑”搬到了南小區菜市場附近。“說實話,生意冷淡的那段時間,總在懷疑自己的這次創業是否正確。后來幸好轉移門店,不然肯定會陷在里面。”
凍耙店搬遷后,每天門庭若市,凍粑深受大家的喜愛,這么好的生意周佳俊自己也沒想不到。周佳俊透露,現在每天能售出凍粑600個左右,節假日會售出700多個,營業額達1200元左右。
小吃創業心得
不論生意大小 首先要舍得吃苦
小本創業賣凍粑,日營業額達千元---小本創業頻頻出現,失敗與成功皆有,但像周佳俊這樣順利的卻不多,那么周佳俊的創業秘訣是什么呢?他指出:“在創業中,我算不上成功者,我覺得創業不論大小,比較重要的是要吃苦。只有先吃得苦,才更懂得生活。”
“像我們做飲食行業,比較重要的是衛生安全、誠信和態度。如果這三點做好了,也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。”周佳俊說,接下來的規劃中,他將努力打開更寬闊的市場,準備半年或者一年后開分店,在保證質量、口感的前提下,不斷地創新,研發更多適合大眾口味的凍粑。

課程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