罐罐面百科詳解,起源,特色,做法,營養,利潤
罐罐面
罐罐面又名砂罐煨面,是一道四川崇慶縣(今崇州市)的傳統風味小吃,已有50多年的歷史。它是用小砂罐先將面臊在火上煨好,再舀出來澆在碗中已經煮熟的面條上做成的。由于“罐罐面”又熱又燙,原汁原味,且湯鮮味美,故長期以來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。隨著新型煲仔爐的出現,如今制作“罐罐面”已經更加方便,同時其制作方法也相應有了一些改進。
罐罐面簡介
源自四川,獨具火鍋與砂鍋的特色為一體,其湯是整個面的精華,選用大骨雞骨做藥引配入當歸,黨參,百合,枸杞等十多種名貴中藥經過特殊工藝烹制而成。 宮廷藥膳罐罐面又稱壽面,流傳此面是唐朝宮廷宴品,是專為皇帝和楊貴妃特制的。配料經過切、碾、濾、烘、炒、爆等工藝。宮廷藥膳罐罐面色感鮮艷、氣味香醇、面筋湯濃、無腥不膩。因為“罐罐面”又熱又燙,原汁原味,且湯鮮味美,故長期以來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。營養精華匯聚一“罐”,各種新鮮肉類當日入罐,湯的淳厚與肉的鮮美相得益彰。長期食用可達到食療的作用。
罐罐面的由來
罐罐面:相傳源于唐朝。相傳楊玉環一次偶感風寒,接連幾天食不知味。一太醫開方抓藥入以面食湯鍋之中。治好了楊貴妃的風寒疾病。讓唐皇龍顏大悅。遂賜名:"罐罐面".后流傳至民間。百姓稱之為:宮廷藥膳罐罐面。也有人稱之為“滋補藥膳罐罐面”。但他們實則一物。
罐罐面種類
最初的“罐罐面”只有“三鮮罐罐面”、“海味罐罐面”兩種,味型也僅僅局限于咸鮮味。而如今人們已在原來“三鮮”和“海味”的基礎上,派生出了許多新的“罐罐面”品種,如“牛肉罐罐面”、“腸旺罐罐面”、“酸菜豆花罐罐面”等。味型也在原來單一咸鮮味的基礎上,增加了家常味、麻辣味和酸辣味等。
罐罐面做法
三鮮罐罐面(咸鮮味)
原料:熟豬肚250克 油炸丸子(或炸酥肉)250克 水發蘭片200克 水發香菇250克 青筍350克 姜片20克 蔥節50克 精鹽、胡椒粉、料酒、味精、鮮湯、混合油各適量 面條1000克(每罐100克)
制法:
1熟豬肚切成條;(炸酥肉切成骨排片);水發蘭片切菱形片;水發香菇切斜刀片;青筍去皮切一字條。
2炒鍋置火上,放入混合油燒熱,投入姜片、蔥節爆香,摻入鮮湯,燒出味后打去姜蔥不用,下入豬肚、丸子(或酥肉)、蘭片、香菇、青筍,調入精鹽、胡椒粉、料酒,燒至原料熟且入味后,起鍋分別舀入10個小砂罐內。
3等顧客來了以后,取一個小砂罐,先將100克面條下入沸水鍋中稍煮一下(以除去堿味),再撈起裝入小砂罐內,然后將小砂罐置于煲仔爐的火眼上,煮至罐中面條?軟且入味后,調入味精,將小砂罐離火置于托盤上,即可上桌。
注意:若在原料中加入墨魚、蝦米等,即成“海味罐罐面”。除此之外,若要簡單,還可將此面中的豬肚、丸子、蘭片、香菇等去掉,改為雞塊,從而制成“燉雞罐罐面”。
牛肉罐罐面(家常味)
原料:牛肉750克 鮮竹筍750克 姜片20克 蔥節50克 郫縣豆瓣25克 泡辣椒35克 香菜75克 精鹽、胡椒粉、料酒、醬油、白糖、味精、鮮湯、精煉油各適量 面條1000克(每罐100克)
制法:
1牛肉洗凈,切成2厘米見方的塊,入沸水鍋中氽一水撈出;鮮竹筍刮洗凈,切成斜節,亦入沸水鍋中氽一水撈出;郫縣豆瓣、泡辣椒均剁細;香菜擇洗凈。
2炒鍋置火上,放入精煉油燒熱,投入姜片、蔥節爆香,下入牛肉煸炒至吐油,烹入料酒,放入郫縣豆瓣、泡辣椒炒出色,調入精鹽、胡椒粉、醬油、白糖,淋入少許鮮湯,燒至牛肉入味后,摻入鮮湯,續燒至牛肉熟時,下入竹筍,同燒至牛肉?軟、竹筍熟透時,揀去姜蔥不用,起鍋分別舀入10個小砂罐內,再分別往罐中加入適量鮮湯。
3取一個小砂罐,先將100克面條下入沸水鍋中稍煮一下,再撈起裝入小砂罐內,然后將小砂罐置于煲仔爐的火眼上,煮至罐中面條?軟且入味后,調入味精,將小砂罐離火置于托盤上,并在罐中撒入香菜,即可上桌。
注意:若將原料中的牛肉改為豬排骨,即成“排骨罐罐面”。但排骨面最后不撒香菜,而撒蔥花。
腸旺罐罐面(麻辣味)
原料:鹵肥腸500克 豬血旺750克 綠豆芽750克 姜片20克 蔥節50克 干辣椒節30克 花椒5克 蔥花75克 精鹽、胡椒粉、料酒、醬油、白糖、味精、紅油、鮮湯、混合油各適量 面條1000克(每罐100克)
制法:
1鹵肥腸切成小節或小條;豬血旺切成2?5厘米見方的塊,入沸水鍋中氽一水撈出;綠豆芽擇洗凈,分別裝入10個小砂罐中墊底。
2炒鍋置火上,放入混合油燒熱,投入姜片、蔥節、干辣椒節、花椒爆香,摻入鮮湯,燒至出味后打去料渣不用,將肥腸、血旺下入鍋中,調入精鹽、胡椒粉、料酒、醬油、白糖,燒至肥腸、血旺入味且燙時,起鍋分別舀入10個小砂罐內。
3取一個小砂罐,先將100克面條下入沸水鍋中稍煮一下,再撈起裝入小砂罐內,然后將小砂罐置于煲仔爐的火眼上,煮至罐中面條?軟且入味后,調入味精,淋入紅油,將小砂罐離火置于托盤上,并在罐中撒入蔥花,即可上桌。
注意:若要味道更加鮮美,還可在面中澆上用豬肉末成的脆臊。
酸菜豆花罐罐面(酸辣味)
原料:豆花1300克 泡酸菜300克 泡姜50克 泡辣椒50克 野山椒50克 蔥花75克 精鹽、胡椒粉、料酒、味精、鮮湯、香油、混合油各適量 面條1000克(每罐100克)
制法:
1豆花先在鍋中煮熱保溫;泡酸菜切碎;泡姜切片;泡辣椒去蒂去籽切馬耳朵形;野山椒去蒂。
2炒鍋置火上,放入混合油燒熱,投入泡姜、泡辣椒、野山椒炒香,再下泡酸菜炒出味,摻入鮮湯,調入精鹽、胡椒粉、料酒,略燒至出味后,起鍋分別舀入10個小砂罐內,再往每個砂罐內舀入一份豆花。
3取一個小砂罐,先將100克面條下入沸水鍋中稍煮一下,再撈起裝入小砂罐內,然后將小砂罐置于煲仔爐的火眼上,煮至罐中面條?軟、豆花入味且燙后,調入味清,淋入香油,將小砂罐離火置于托盤上,并在罐中撒入蔥花,即可上桌。
注意:如果自己不能制作豆花,可將豆花改為嫩豌豆或?豌豆,名稱也相應地變成“酸菜豌豆罐罐面”。不過制作時要注意兩點:一是豌豆要下鍋與泡酸菜一起炒,二是其用量也要相應減少。
營養分析
宮廷藥膳罐罐面把蔬菜、藥材加入其中,與面食融為一體,是營養價值很高的首選藥膳。它既是主食,又兼副食;既有肉類,又有蔬菜,含有多種維生素,符合平衡膳食的要求。面粉中含有炭水化合物、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,可以促進腸蠕動。香菇、油菜、海帶等蔬菜的營養價值很高。排骨或牛肉、烏雞可以補充優質蛋白。長期食用可以預防高血壓、冠心病、糖尿病、各種疾病。并具有健胃補中、補血調經、調節血糖的功效。
罐罐面利潤分析
按一天賣100碗計算:每碗賣8元,每碗成本需要2.5元,100碗就是8*100=800元毛利潤,100*2.5=250元成本,800元毛利潤減去250元成本=550元純利潤一天;一個月30天=16500元一月收入;12個月一年=198000元一年收入。
備注:房租其它費用按當地行情算每天平均數減除即可。
成功的經營選址是重中之重,在選址上是不可疏忽大意的,好的選址經營生意一定火爆,即使租金高些,也會化解在日常經營之中,反而比低租金的選址劃算的多。

課程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