鐘水餃百科詳解, 特色,營養,做法,利潤
鐘水餃
鐘水餃,古名為“水角”,是四川省成都市地方傳統小吃之一。始于光緒十九年(1893年),因開業之初店址在荔枝巷且調味重紅油,故又稱為“荔枝巷紅油水餃”。
鐘水餃全用豬肉餡,不加其它鮮菜,上桌時淋上特制的紅油。具有皮薄(10個水餃才50克)、料精(上等面粉、剔筋去皮的精選豬肉)、餡嫩(全靠加工時掌握好溫度、水分,肉餡細嫩化渣)、味鮮(全靠輔料和紅油、原湯)的特色。
美食歷史
鐘水餃始創于1893年,創始人是鐘燮森(字少白),1931年開始掛出了“荔枝巷鐘水餃”的招牌。
美食制作
所需食材
面粉、冷開水、醬油、姜、蔥、香菜、八角、香葉、草寇、良姜、紅糖、冰糖、辣椒面、白芝麻、色拉油、豬肉、花椒、胡椒粉、香油、蒜等。
制作步驟
熬復制醬油:
將冷開水倒入鍋中燒開。倒入醬油。放入姜蔥香菜和香料,中火燒開。待姜蔥香菜吸水煮軟,撈出。然后放入紅糖、冰糖,中火不斷攪拌熬化,再次燒開。然后轉最小火熬制20-25分鐘。
做熟油辣椒:
姜切片,蔥切長段;同時準備香料,包括八角、香葉、草寇、良姜。鍋中熱油至200度。姜、蔥和香料下鍋熬制,直到聞到明顯的姜蔥香味,水分炸干。然后將姜、蔥撈出,關火。取一個耐高溫的大盆,倒入三分之一辣椒面。再將剩余的辣椒面和白芝麻在另一個碗中混合均勻備用。此時油溫已經開始下降,待油溫下降到130-140度左右,便可開始倒油。將油倒入底部鋪了辣椒面的容器,這時盆里的辣椒面開始沸騰,發出辣椒的香氣。待油溫再下降一些,到100度及以下,倒入剩余的辣椒面白芝麻混合物,攪勻。靜置一會兒就會發現油越來越紅亮,能聞到辣椒油的香味了。冷卻后裝入容器即可。
做豬肉餡:
豬肉洗凈去筋,用刀背錘茸,加鹽、清水適量,用力攪拌至水分全部被肉茸吸收。然后加入姜汁和用開水浸泡的花椒水(不要花椒)、胡椒粉、復制醬油,一點點加香油,到合適的濕度,充分攪拌至上勁即可。
兌味汁:
紫皮獨頭蒜壓成蒜泥(或切片用刀背錘茸)一勺,復制醬油一勺,熟油辣椒一勺,拌勻即成。
煮餃子:
肉餡包成餃子下鍋煮一會,起鍋瀝干水分后,裝入兌好味汁的碗里。
美食特色
鐘水餃絕在選料,妙在調味。紅油選用紅辣椒面,用菜油煉制而成;醬油采用特制的醬油,再加以蒜泥汁水、芝麻油等多種調料,巧配妙合而成。香味濃郁的調料,紅亮色澤,與飽滿餡心的清鮮味相配搭,形成多滋多味的風格。
食用須知
營養價值
面粉富含蛋白質、碳水化合物、維生素和鈣、鐵、磷、鉀、鎂等礦物質,有養心益腎、健脾厚腸、除熱止渴的功效。
豬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及脂肪等成分,具有補虛強身,滋陰潤燥、豐肌澤膚的作用。凡病后體弱、產后血虛、面黃贏瘦者,皆可用之作營養滋補之品。中醫認為,豬肉性平味甘,有潤腸胃、生津液、補腎氣、解熱毒的功效,主治熱病傷津、消渴羸瘦、腎虛體弱、產后血虛、燥咳、便秘、補虛、滋陰、潤燥、滋肝陰、潤肌膚、利小便和止消渴。
注意事項
對于豬肉,患高血壓或偏癱(中風)病者及腸胃虛寒、虛肥身體、痰濕盛、宿食不化者應慎食或少食之。濕熱偏重、痰濕偏盛、舌苔厚膩之人,忌食豬肉。
獲獎記錄
1990年,鐘水餃獲成都市人民政府授予的“成都市名小吃”的稱號。
1995年,鐘水餃、龍抄手等成都名小吃榮獲“中華老字號”稱號。
2010年12月,成都市政府公布了市第三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龍抄手、鐘水餃等小吃的傳統制作技藝被納入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列。
2016年2月24日,“中國金牌旅游小吃”四川賽區選拔賽暨首屆“四川金牌旅游小吃”評選活動在成都舉行。鐘水餃等小吃被授予“四川金牌旅游小吃”稱號。
利潤分析
據小編統計,開一家10平米的小型鐘水餃加盟店,每月利潤為1.6萬元,年利潤則是22.76萬元。如果開一家20平米的中型加盟店,月利潤為2.65萬元,一年可賺28.8萬元。如果開一家30平米的大型加盟店,每個月可獲得利潤至少3.9萬元,每年至少獲利39萬元。

課程分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