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饃的制作方法
大饃在我國的北方地區比較常見,相對于南方地區可能對大饃沒什么印象,大饃就是南方人口中所說的饅頭,但是個頭要比饅頭大,所以被叫做大饃,大饃在80、90年代的時候再北方地區是每個家庭都是很正常的主食,不過現在大家所吃到的大部分都是機器做出來的的大饃了,機器做出來的大饃勁道沒有手工做的有勁道,今天小編為大家帶來手工大饃的制作方法。
【大饃的制作方法】
所需要的食材:面粉、水、發酵粉
制作步驟:
1.首先我們往面盆里倒入適量的溫水(記住哦,不要放冷水),然后再向盆里倒入少許的發酵粉,等發酵粉在水中充分溶解后,用攪拌器攪拌均勻。
2.然后將面粉倒入其中,用手和成一個面團,然后放置一邊醒面醒上一會兒。
3.一般春、秋季的時候3個小時左右就可以發酵結束,等到面團的表面能明顯地看到漲大的小氣孔,面塊漲大時,這時就說明面已經發酵好了。
4.然后將面團從面盆里取出,然后放在面板上,用手開始去折面,將面在臺板用干面粉放在下面來回去折。
5. 將整理好的面用刀剁成塊,在剁塊的時候刀一定要快,要用力,這樣做出的大饃才漂亮。
6. 然后鍋里先加些水,用大火加熱,將剁好的面擺放在鍋里,盡量去擺放整齊一些,這樣一鍋能夠多擺一些,節約空間。
7.將剁好的饃全部擺放在鍋里以后,蓋上鍋蓋,始終用大火去加熱,一般25-30分鐘左右就可以出鍋了。
【大饃的制作方法二】
1、將酵母用溫水完全融化后,倒入面粉里面,再倒入煮熟冷卻過后的紫薯泥,用手將面團和到三光,也就說我們說的面光,手光,盆光這三光。
2揉好之后將面團放在面盆中,往上面蓋上一塊濕布,放到溫暖的地方自然發酵1-2小時左右的時間。
3,發酵好之后,將發酵到1、5倍大小的的面團從面盆中取出,先在案板上撒上一些干面粉,然后將面團揉搓,排出空氣體。
4、將案板上的面團先分成中等面團,再取一個面團用手搓成長條,然后切成6個小劑子,其中一個小劑子切的分量稍微的少一些,將其搓成橄欖狀,然后用來做大饃上面的花心。
5、將其余5個小劑子用手按扁,用搟面杖搟成圓片,圓片的邊比較好搟的薄點,然后將搟好的5片面片疊加在一起。
6、取一根筷子,在面片中央垂直的地方壓出一條中心線來,然后再將橄欖狀面團放在比較底下的面片上,用上開始包裹著橄欖狀面團往上卷,一直到卷光,然后用手指往中心掐入,旋轉擰斷,收口朝下放就可以了。
7、將做好的攻瑰花饅頭胚放在蒸籠里,注意需要保持一定的間距,然后蓋上蓋子,再醒上10分鐘左右的時間,
8.將蒸籠放蒸架上開大火蒸10分鐘左右,關火燜2分鐘就可以了。

課程分類